 |
ID卡刷卡 身份识别,由于其无须内置电源,使用时无接触且寿命长,因此在弱电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。ID卡的出现基本上淘汰了早期的磁卡或接触式IC卡。但由于ID卡不可写入用户数据,其记录内容仅限卡号只可由芯片厂一次性写入,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,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。同时由于ID卡卡内无内容,故其卡片持有者的权限、系统功能操作要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数据库的支持。另外,现在行业内的基本共识是ID卡不适合做成一卡通,也不合适做消费系统。ID卡不能做消费的最大原因是“信用”问题。因ID卡无密钥安全认证机制,且不能写卡,所以消费数据和金额只能全部存在电脑的数据库内,而电脑是靠人员来管理的,从道理上及机制上完全存在作弊空间,另外,万一因电脑问题而导致消费数据丢失,则将出现灾难性后果。因此,要使消费者认同小区管理的ID卡的权威性(即信用)是不可能的,太多的金钱纠纷只能使ID卡消费系统无法使用。 |
ID厚卡:厚度>0.9mm,标准卡的尺寸大小 ID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后,由卡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,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、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,使芯片“激活”;3、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载波上,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;4、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、解码后送至后台计算机;5、后台计算机根据卡号的合法性,针对不同应用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。 |
 |
 |
ID卡应用 被广泛应用于考勤、门禁、消费等身份识别认证系统 |